你在看: 首頁 » 投稿 » 龍樹傳略三說

龍樹傳略三說

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釋迦的龍樹(Nagarjuna),可譯為龍猛或龍勝,據《龍樹菩薩傳》末所說:「其母樹下生之」,「以龍成其道」,「號曰龍樹」。

龍樹的傳記有異說多種,現舉三種如下:

鳩摩羅什譯的《龍樹菩薩傳》(《大正藏》五〇‧一八四頁):說他生於南印度婆羅門家,天聰奇悟,事不再告,先博學《吠陀》、術數、天文、地理、圖緯、祕讖。後與另三個契友,相率學隱身術,出入王宮,淫亂宮中美女,達百餘日,嗣後事敗,三友被殺而龍樹僅以身免,因而體悟「欲為苦本,眾禍之根」,遂入佛教出家。先學小乘三藏,次於雪山塔中老比丘處受大乘經典,因其未得實義而起慢心,故有大龍菩薩見而憐憫,接他入海,在龍宮九十天,讀諸方等深奧經典而體得實利。於是回到南印大弘法化,摧破外道,從事著述。當他教化了南印的國王之後,知有一位小乘法師對他忿嫉,他便退入閑室,蟬蛻而去。

西藏布頓(Bu-ston)的《佛教史》所傳:龍樹生於韋陀爾卜(Vidarbha今之貝拉爾(Berar),出家於那爛陀,就學於沙羅訶(Sāraha)婆羅門,以及長老羅睺羅跋陀羅(Rāhulabhadra),後在龍(Nāga)國得《十萬頌般若》。遂到東方的派吐韋沙(Pataveśa)及北方的拘樓(Kuru)等地遊歷,建造寺院,從事著作。最後受一位國王的嗣子沙克帝瑪(Śaktimat)之請,自刎而化。

據玄奘大師《大唐西域記》卷一〇(《大正藏》五一‧九二九頁上)所說:龍樹受到憍薩羅國之王,娑多婆訶(Stavahana引正)的皈信,為龍樹於跋邏末耆釐(Bhramara-giri 黑峯),鑿山建築伽藍,極盡莊嚴,功猶未半,府庫已因之空虛,龍樹即用藥物,滴石成金,濟成勝業。又因龍樹善閑藥術,餐餌養生,壽年數百,引正王亦得妙藥而壽亦數百,他的嗣子看看繼承王位,遙遙無期,因此向龍樹菩薩乞頭,龍樹自刎壽終,王亦哀痛而死。

以上第一及第三說,頗有演義性質,未必盡為史實,但也確有某程度史實存在其中。大致上說,龍樹出生於南印,先受案達羅大眾部的感化,次在有部出家,進而受《般若經》及《華嚴經》的影響而弘大乘,他雖遊歷全印度,他的活動則以南印為主,由於感化南印一位原來信奉外道的國王皈佛,大乘佛教乃得盛行。關於龍樹的年代,異說甚多,大致推定在西元一五○至二五○年之際,已為近世學者的多數公認。

上文轉載轉自法鼓全集:《印度佛教史》第九章

龍樹系的大乘佛教及其後的經典/第一節 龍樹菩薩P210及P211

鏈接:http://deva.dila.edu.tw/ddc2/books/02-01/sections/120